|包揽各项体育赛事直播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眼健康作为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纳入国家公共卫生重点议题。随着眼科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精准药学在提升眼科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正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为促进临床实践与创新研究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眼科药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助力临床精准治疗,由上海市药学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承办的“2025年全国眼科药学学术年会暨真菌性眼内炎药学服务专家共识启动会”于2025年4月19日在上海隆重召开,100余名全国眼科及药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药剂师及管理人员,围绕眼科药学创新研究、医院制剂开发、真菌性眼内炎诊疗规范等热点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大会主席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药剂科主任黄滔敏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药剂科主任王延东教授、中国药师协会副会长王家伟教授共同担任。
开幕致辞环节,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党委书记钱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药政管理处倪元峰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陈新滋,以及上海市药学会领导先后为大会致辞。
钱飚书记在致辞中强调,眼科精准药学是重构眼科诊疗范式的新质生产力,呼吁学界以本次会议为纽带共探眼科精准药学发展新范式,推动眼科药学高质量发展。
周行涛院长表示,精准药学是驱动眼科诊疗变革的核心引擎,需要通过AI赋能用药优化及大数据诊疗挖掘等前沿技术,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创新力量。
徐军副院长强调,多学科协同攻克基因编辑、纳米递送,将为个体化用药和精准化治疗提供关键突破,同时呼吁学术界携手共进,贡献智慧与力量。
倪元峰处长指出,医药卫生事业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占据关键地位,强调要发挥创新与转化、整合与协同的优势,推动“产学研医资政”深度协同合作,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及民生保障作出重要贡献。
陈新滋院士在致辞中指出精准用药是守护人类视力的关键,强调应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精准转化和产学研医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造福眼科患者,为全球眼科药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并呼吁青年学者坚持科研、服务人民健康,开拓眼科药物创新与发展的未来。
十余场精彩报告,
纵贯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
第一个报告环节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吕迁洲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教授围绕低浓度阿托品应用,提出基于患者分层的个体化用药策略;复旦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聪教授介绍了复旦药学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建设成效,分享了ADC药物和干眼新药的研发进展。
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永芳教授主持第二个专题报告环节。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院长朱依谆教授聚焦《精准药学和炎症免疫新机制》,提出靶向治疗新思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王延东教授结合实践案例,深入探讨《医院制剂开发与新药研发》的转化路径。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黄滔敏教授主持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家伟教授介绍了AI系统与智能机器人在药学场景下的探索,提出“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药学革新思考;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张俊杰教授分享了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真菌用药的临床应用与KET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沈杰教授主持了广州中医药大学丘振文教授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张婷教授的专题报告。丘振文教授分享了新制剂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实践经验;张婷教授则结合手术录像展示了曲安奈德在术中抗炎与玻璃体染色的双重价值。
在上海杨思医院陶箭飞教授主持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包志淑教授介绍了AAV载体在眼科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强调免疫反应控制与长期安全性考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黄锦海教授展示了圆锥角膜快速交联技术成果及视觉可视化传播项目并向青年学者分享发表高质量SCI封面文章的经验。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舒薇教授主持的专题中,河北省眼科医院李善学教授则结合实践经验,系统梳理了区域性眼科制剂中心的发展模式与注册流程。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唐凤敏教授重磅发布《真菌性眼内炎药学服务专家共识》的研究框架与实践重点。
报告环节的最后阶段,由王家伟教授主持。王延东与黄滔敏两位专家分别就干眼治疗与近视管理中的药学服务实践,展现个体化干预与依从性优化的新探索。
全国20位专家互动讨论:
凝聚智慧,共谋发展
会议第一项讨论主题为眼科医院制剂发展现状与问题,该环节由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宋少刚主任主持,李志金、张晓碧、姚向超、张慧芝、谢晓露、吴俊姬、魏会宇、陈馨、王俊峰、李惠英教授十位专家围绕制剂研发壁垒、转化效率及政策支持展开热议,呼吁建立跨区域协作平台,加速创新成果落地。
会议第二项讨论主题围绕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牵头的“真菌性眼内炎药学服务专家共识”展开,该环节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郁引飞教授主持,周天洋、柴劲、闵慧、宋智慧、陈秀洋、曲晓虹、罗红梅、朱俊峰、周鹏翔、秦晶教授十位专家聚焦共识框架、抗真菌药的抗菌谱、药动学差异、不良反应监测等提供了多维建议,为后续结合多中心经验持续完善共识内容,助推临床药学在感染治疗中的实用性与深度融合,以及“精准、安全、规范”的药学服务路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标志着我国在感染性眼内眼的药学管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黄滔敏教授作闭幕总结。她指出,本次年会以“精准用药 睛彩未来”为主题,通过多领域学术交流与《真菌性眼内炎药学服务专家共识》的启动,凝聚了“医-药-研-产”协同创新力量,为推进眼科精准药学发展及临床诊疗规范化注入新动能,呼吁各界携手共绘中国眼健康高质量发展新图景。至此,本次会议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
撰稿:卜凤娇
审核:黄滔敏 刘丙龙